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7篇
  免费   3160篇
  国内免费   4229篇
测绘学   1011篇
大气科学   4959篇
地球物理   2623篇
地质学   6416篇
海洋学   2135篇
天文学   5216篇
综合类   956篇
自然地理   182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529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702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098篇
  2013年   1157篇
  2012年   1227篇
  2011年   1320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613篇
  2008年   1580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490篇
  2005年   1232篇
  2004年   1040篇
  2003年   911篇
  2002年   697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8篇
  1954年   4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甲状腺(Glandula thyreoidea)是海洋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一般为实质性的组织。实质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对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腺形态及甲状腺与生长发育关系方面,而对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的研究则越来越多的集中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甲状腺病变方面,环境因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海洋水体污染导致的甲状腺机能受损,使海洋脊椎动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数目与种类骤减之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对海洋脊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张洁  田杰  王兆徽 《海洋预报》2020,37(1):1-10
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14个周期HY-2A卫星高度计数据:风速、有效波高和海面高度差值进行训练,探究海况偏差和风速、有效波高之间的关系,创建海况偏差核函数非参数模型(NPSSB),并与参数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BM3、BM4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核函数NPSSB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SSB与U、SWH之间的关系,SSB与U呈二次函数关系,SSB与SWH呈反比例函数关系;(2)核函数NPSSB模型对SSB的模拟能力与训练数据集相关,数据量越多,模拟能力越好;(3)核函数NPSSB模型与BM3、BM4模型都存在0^-0.03 m的差值,随着风速和有效波高的增加,差值的绝对值越大。  相似文献   
73.
文章基于2013—2019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运用计量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计量特征、学科分布、获奖机构及其科研合作关系等,直观揭示海洋科学技术奖所构成的科研合作范式、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等,以期为海洋科研管理、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等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整体上,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一等奖与二等奖的获奖等级比值呈下降趋势;学科划分上,获奖成果主要隶属于“海洋科学”学科,又以海洋生物学、海洋装备与设备、海洋化学和物理海洋学为主体;获奖机构方面,海洋科学技术奖已奖励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涉海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各类海洋科技创新主体285家,分布在山东、浙江、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19个省(市、自治区);科研合作方面,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核心机构所构建的科研合作关系紧密,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中心度最高,中国海洋大学的中间中心度最高,其控制该科研合作网络中其他机构之间沟通交流的力度最大。  相似文献   
74.
利用再分析资料以及混合层海温诊断方程, 研究1997—1998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次年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的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 北大西洋SSTA在1998年春季呈明显正负正三极型式分布, 而在2016年呈弱的负正负型态。诊断热带北大西洋SSTA的影响因素表明, 1998年春季暖SSTA除了之前研究强调的海洋表面向大气的潜热输送异常减少, 以及吸收太阳辐射的增加外, 海洋动力过程即Ekman纬向漂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力过程与厄尔尼诺峰值后出现的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负位相有关, 其可引起亚速尔高压减弱, 产生西南风异常, 通过风-蒸发-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反馈机制使热带北大西洋蒸发减弱, 海表增暖, 沃克环流下沉支的东移对这一增暖也有贡献。与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不同, 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没有强迫出负位相NAO, 而是出现弱NAO正位相, 热带北大西洋为弱的东风异常, 使海表发生一定的冷却, 形成2016春季北大西洋SSTA与1998年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5.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demand for underwater refill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mplementing fluidized solidification in underwater pouring has recently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underwater casting on surrounding water bodies, especially when the silt is polluted,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study, a simulated underwater pouring test and a static immersion release test were conducted separately to study the quality of the surrounding water during and after pour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uidized-solidified silt casting could increase the pH of the surrounding water, even after the pouring had stopped, by approximately 1.0 and the turbidity could reach 200 NTU. No diffusion of Zn and Cu into the surrounding water was observed and while Ni and Cr exhibited slight diffusion, this was at a level well below international water quality standard. During construction, reducing the distance from the seafloor to the bottom of the pouring catheter could reduce the level of pollution. After construction, the use of neutral solidified material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H of the surrounding water and the potential risk of heavy metal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76.
During the time taken for seismic data to be acquired, reservoir pressure may fluctuate as a consequence of fiel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and fluid fronts may move significantly. These variations prevent accurat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reservoir change using 4D seismic data. Modelling studies on the Norne field simulation model using acquisition data from ocean-bottom seismometer and towed streamer systems indicate that the pre-stack intra-survey reservoir fluctuations are important and cannot be neglected. Similarly, the time-lapse seismic image in the post-stack domain does not represent a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tates of the reservoir at a unique base and monitor time, but is a mixed version of reality that depends on the sequence and timing of seismic shooting. The outcome is a lack of accuracy in the measurement of reservoir changes using the resulting processed and stacked 4D seismic data. Even for perfect spatial repeatability between surveys, a spatially variant noise floor is still anticipated to remain. For our particular North Sea acquisition data, we find that towed streamer data are more affected than the ocean-bottom seismometer data. We think that this may be typical for towed streamers due to their restricted aperture compared to ocean-bottom seismometer acquisitions, even for a favourable time sequence of shooting and spatial repeatability. Importantly, the pressure signals on the near and far offset stacks commonly used in quantitative 4D seismic inversion are found to be inconsistent due to the acquisition timestamp. Saturation changes at the boundaries of fluid fronts appear to show a similar inconsistency across sub-stacks. We recommend that 4D data are shot in a consistent manner to optimize aerial time coverage, and that additionally, the timestamp of the acquisition should be used to optimize pre-stack quantitative reservoir analysis.  相似文献   
77.
基于我们布设的探测深俯冲的中国东北地震台阵NECsaids台阵和固定地震台长时段的观测记录及NECESSArray流动台阵共计152个台站数据提取得到的33752条P波接收函数,采用H-κ叠加分析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等方法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并汇集他人接收函数研究结果得到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分布图像.对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不同构造体的地壳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陆块的地壳属性存在明显差别,张广才岭地块中南部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相当,地壳厚度同地表地形之间显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松辽地块东南缘地壳最薄、波速比最高,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兴凯地块西部地区的地壳结构表现为稍厚的地壳厚度和研究区内最低的壳内波速比,其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亦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佳木斯地块西南缘在具有"正常"的壳内波速比同时地壳最厚.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北延段在切穿其下Moho面的同时表现出南北分段的特征:北段(44.4°N—47°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整体下凹,而南段(41.5°N—43.3°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则整体上隆.长白山天池火山下方表现为Moho面下凹沉落及高壳内波速比特征,推测其壳内岩浆囊很可能存在于火山口东北隅至少10 km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8.
周立  林强  范涛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553-1559
随着复杂速度结构反演的发展和高性能计算能力的提升,基于高精度3D介质模型计算格林函数反演震源机制更具可行性。中小地震因具有更好的覆盖和近似点源效应,在区域结构成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波形类的反演方法如波动方程层析成像\,全波形反演都需要震源机制解,而传统的震源机制反演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中小地震。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应变格林张量(Strain Green Tensor,SGT)数据库,将合成波形和实际波形按震相截窗并滤波到不同的频带范围,先通过最小化互相关走时差来进行震源重定位,再通过最小化波形残差反演震源机制。通过合成数据测试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随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龙门山地区,反演一系列M_W3.4~5.7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由于应变格林张量数据库可预先构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近)实时震源机制解反演。  相似文献   
79.
陈佳  高琼  王军  邓嘉美 《地震》2019,39(1):72-80
利用程海断裂带附近27个数字地震台站远震波形资料, 提取每一个台站的接收函数, 计算出各台站莫霍面深度同时利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 获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 结果显示: 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从南部42 km增至北部的54 km, 南部和北部莫霍面深度有明显的不同。 从程海断裂带下方不同深度S波速度剖面可以看出, 宾川及其北东部地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层, 此低速层可能与还没有固结的热物质有关。 而永胜南部地区, 地壳中S波速度垂直变化剧烈, 低速异常高速异常交替丛生, 这可能是此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 同时, 本文对宽频带地震仪和短周期地震仪得到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0.
杨彦明  陈婧  熊峰  张云  马援  贾昕晔  贾彦杰 《地震》2019,39(2):97-109
收集了2010—2011年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布设的36个流动地震台和2009—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17个宽频带固定地震台站的远震事件波形数据, 采用接收函数H-κ算法分析获得了53个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 此外, 结合已有的81个台站的研究成果, 给出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 综合分析认为, 研究区地壳厚度在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渐变的特征, 最厚的地方出现在华北克拉通西端的阿拉善地块(~48.7±3.0 km)。 研究区平均泊松比为0.27, 泊松比高值异常出现在河套断陷带, 意味着可能具有较高的地壳温度或者存在壳内部分熔融。 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呈现出显著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的差异性, 意味着在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中, 不同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地壳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